最近的社工留学焦虑是如何形成的?
引用一句网友的话,如果看小红书的吐槽的话,澳洲的留学,几乎无一专业可选,几乎无一大学可读:幼教好累,社工好卷,护士好脏,会计好烦,IT好空,商科好水,工程好难,八大好贵,非八大好远......这到底是为什么?难道每年到澳洲的11万左右的中国留学生,就是这么个状态,就是这么烦吗?
当然不是,我前面解释了,很有可能,一是因为村口四老太现象。前面的帖子,我做了解释,你想了解一个村,而村里的精英,在上海投资,在杭州工作,在北京读大学,在长沙创业......如果忙碌的人群那么忙,你来了解这个村,只能碰到村口的四个晒太阳老太,会磕着瓜子给你数落这村里的诸多不是,张家的长,李家的短,村长的贪婪,主任的愚蠢,张屠夫的野蛮,和自己家的种种不爽。这四个嗑瓜子吐槽的老太,当然也是村里的一员,他们的吐槽,当然也代表了这村的0.5%的景象,但是绝对不是你需要了解的村庄的全貌。
你知道为什么有的人在新环境爱吐槽吗?二是因为幼儿园哭3周现象。其实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如此。3岁的小孩,去读幼儿园的时候,一个班38个小朋友,可能会有2个小朋友,在前三个礼拜会哭3周,说幼儿园好恐怖,打死也不再去幼儿园。这是人生的成长,你不必当真,3周之后,他就会在幼儿园乐不思蜀。同样的道理,今天在XHS吐槽发泄自己压力的朋友们,说社工这个难实习,那个工作好偏远,我非常理解他们的压力,但是2.5年之后,只要他们雅思4个7,就可以职业评估申请移民,因为前两年熟悉了澳洲,积累了经验和人脉,就可以开始工作幸福生活。他们就会忘记这前半年的吐槽。这就和25年前读幼儿园的时候一样,前面3周肯定不适应,有36个小朋友第一天就喜欢幼儿园,但是有2个小朋友必须3周后才能适应。
对于吐槽的朋友们,我就一个请求:既然开了这个头,就给自己结个尾。比如某位同学,如果吐槽实习人多找不到,自己后面找到了,也来update更新下,让大家知道,实习找到了,不是以没找到而剧终的。你既然利用了XHS吐槽和大家的关注来解压,就把过程和结果最后告诉大家,不终结于中间的某个点。不然,你吐的槽,会吓着小朋友。我们做个约定,吐个槽,开个头,最后结个尾,好嘛。当然,这不可能,因为一般人心理不爽,需要吐槽和亿万观众同情自己的那几天,就会来吐槽解压。自己的工作实习一旦顺利了,开始幸福生活了,根本不再来搭理这亿万观众。就如同后来喜欢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们,根本不明白开学的前3周,自己哭个啥。所以,可能注定了,我们到XHS,可以翻到槽点,但是看不到幸福。但是我认识50多个这3年在澳洲愉快读书学社工,毕业移民买房子的幸福孩子。我必须把辩证法的另一面写出来,把那些不吐槽的孩子们的故事正向光波写出来。


扫码联系我(老师本人),
专业顾问老师帮你免费制定留学规划

